阔步2025·“县”在行动⑯丨夜市邂逅岐黄,千年药乡焕发中医养生新活力
夜市经济与千年岐黄文化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千年药乡”甘肃定西,答案正随着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开展的中医健康夜市活动逐渐揭晓。这场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夜市,正悄然改写城市夜生活的定义,成为定西夜间生活的新风尚。
夜市里的“中医热”
暮色初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立交桥广场人声鼎沸。针灸推拿、药膳茶饮、养生功法展示等摊位前围满了市民。80岁的司忠仁趴在诊疗床上,体验着专业中医拔罐服务,“以前要专门去医院理疗,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政策好,社区医院还能报销!”司忠仁感慨道。
这个名为“中医健康夜市”的独特场景,已成为定西市民夜间生活的新去处。药膳展示区,银耳雪梨汤、玫香葚韵茶、中药奶茶等养生饮品吸引着年轻群体驻足,工作人员讲解药材配伍时,不少市民掏出手机记录。“中药奶茶口感清甜,孩子爱喝也养生!”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楼内设置的推拿问诊、文化展示等区域同样热闹非凡。副院长王晶介绍,医院于4月26日至30日举办的集中夜市活动反响热烈,目前已将其纳入常态化运营,每周五晚定期开市,该模式将在今年持续推进。如今,医院新门诊综合楼一楼已全新升级为“中医健康驿站”。每周五晚7:00-8:30,这里都会为定西市民开启“中医养生不打烊”的全新体验,让传统中医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市民的夜间健康需求。
千年药乡的转型密码
定西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仓”的美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162.2万亩,年产药材49.7万吨。在定西市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即将达到550亿元的背景下,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的探索给出了答案:让中医药走出典籍、融入生活。
“健康夜市”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创新实践。通过场景重构,中医药从医院诊室走向街头巷尾,从“治病手段”转化为“生活方式”。去年7月,在定西市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医院首次举办“健康夜市”,一个月内,体验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的人数累计达1.17万余人次,参与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的人数累计达1.09万人次。
今年,升级版的夜市更加精彩:国家医疗队专家领衔义诊,八段锦教学吸引全年龄段参与,药疗中心同步提供沙疗、盐疗、体质辨识等服务,将中医药的生活化应用直观呈现。活动期间,还发放健康年卷、治未病中心宣传彩页、盐疗半价体验卡共300余张。不仅时间延长,还将覆盖范围从安定区拓展至全市七县区,“医疗惠民要走到群众身边,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王晶表示。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也是中医药文化“六进”(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工程的延伸。
人才战略筑基西北中医药高地
夜市火爆的背后,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坚实的人才支撑。2024年,医院引进口腔医学、麻醉学等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21名,柔性引进15名省内外帮扶专家,建立4个博士工作站,成立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3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
“我们实行‘双主任制’,聘任输出医院派驻长春专家担任‘业务主任’,深度参与医疗业务、临床教学、科研创新等科室运营、业务发展,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蝶变。”医院党委委员、肾病科业务主任王宏安告诉奔流新闻记者。现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已任命业务主任14名、副主任1名、业务护士长5名。开展新技术、新业务85项、中医特色疗法21项。
“我们既要引凤来栖,更要筑巢育才。”王晶介绍,通过建立人才“三库”(梯队库、资源库、缺口库),实施“1+1+N”帮带机制,2024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组织开展院内业务学习48次、远程培训26次,累计培训近3000人次。选派57名年轻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成功举办甘肃省继续教育项目4个,第四批省级师承教育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医院教学、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就诊量的变化最具说服力。据悉,医院门诊就诊量同比增长了30.3%,手术台次同比增长37%,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40.5%,外转率下降63.9%,吸引省内异地患者增幅56.2%,吸引省外异地患者增幅69.8%。
中医传承书写新篇章
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定西市正加速推进总投资10.12亿元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个占地171亩的医疗综合体,以脑病、肺病、心病、代谢病、骨病等中医诊疗中心为重点方向,致力于打造集医疗、教学培训、科技研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进一步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这种辐射效应已然显现。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组建国家医疗队开展“医心向党,我为乡亲出趟诊”大型义诊活动,覆盖甘谷县、会宁县等多个市县,为30000余人提供“国家级”专家服务,赢得广泛赞誉。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医院还创新构建了“文化+”发展模式,打造1000㎡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开展“银龄课堂”“健康夏令营”等活动;建设五大主题文化空间,将候诊区变为“养生走廊”。
“我们要让中医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王晶边介绍边打开手机展示医院新媒体矩阵的亮眼成绩:年发布科普视频超200条,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10万次。与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开展“融媒小记者进医院”“医二代进医院”等直播活动。此外,医院还深入挖掘“中国好医生”“锦旗榜正能量”等先进事迹,通过院内电子屏轮播、科室宣教台展示等方式,树立起一个个鲜活的行业标杆,让医者仁心的精神在医院内外广泛传播。
“新中式养生”出圈
2024年末,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推出的中药奶茶系列在定西市成为“现象级”产品。在中医夜市“养生奶茶”档口,不时能看见年轻人们举着杯子拍照打卡。据悉,银耳雪梨汤、玫香椹韵茶、中药奶茶等中药茶饮,日均销量突破500杯。这些由老中医团队研发的饮品,选用道地药材,以纯牛奶和冰糖调配,实现了传统医学的年轻化表达,被消费者评价为“比网红奶茶更有内涵”。
从夜市里的拔罐体验,到年轻人追捧的中药奶茶;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覆盖3万群众的义诊行动,定西市正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当古老智慧邂逅现代生活,当专业医疗融入市井烟火,这条“中医+夜市”的创新之路,不仅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思路,更让千年药乡焕发出时代生机。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卢伟山 王夏菁 孙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