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狼来了”失灵,谈判车轮战扛不住?|兴解时局
直新闻:特朗普此前发文威胁说,要在6月1日对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随后又宣布延迟到7月9日,对此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特朗普的小作文又把美欧股市暴击了,这变成了这次关税战的一个通行的现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然后全球市场震荡,美国的财经官员就出来安抚。但是这个做法越来越套路化了,以至于它的可信度就下降了。欧盟包括德国也会认为,特朗普还是急于要跟欧盟达成协议的。
特朗普为什么会对欧盟下重手呢?欧盟是非常不理解特朗普的做法的,欧盟贸易专员就认为,欧美贸易无与伦比,必须相互尊重,而不是威胁。也就是说,欧盟还是按照原来的盟友来看待美国,但是特朗普并不认为欧盟是盟友,而是对手,甚至更糟糕的角色,他曾经表示,欧盟成立就是为了搞美国的。特朗普威胁在6月1日征收50%的关税,一个是威胁和施压,另一个是情绪的发泄,甚至可以视为对欧盟关税战的宣战。
在特朗普的视野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美国最大的对手,尤其是有贸易顺差的国家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动因,也是欧盟难以理解特朗普的原因所在。贸易是自愿的,也是平等的,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依靠全世界的出口,但是,特朗普认为,美国自己可以搞定,不需要别人生产的商品。通过关税迫使贸易伙伴让利,比如美国可以获得关税收入,也可以迫使贸易伙伴加大投资,比如特朗普在中东就获得了上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不管能不能兑现,特朗普自己相信就好了。
美欧之间的经济分歧和矛盾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特朗普认为欧盟有很多非关税壁垒,他试图通过关税大棒,解除欧盟内部各种复杂的规定和管制。但是要在很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的确很难,而且特朗普也有软肋,美国的资本市场并不能配合特朗普的节奏,在4月份,美国股债汇“三杀”让特朗普不得不改变想法。他宣布对欧盟征税之后,股市暴跌,后来不得不缓和市场情绪,资本市场又在上涨,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特朗普已经掌握了股市涨跌的节奏,贝森特所赞扬的“战略不确定性”已经有了确定性,也就是此前提到过的,只有美国的股市跌幅能够约束特朗普的极限行为。因此,在经过股市震荡之后,特朗普释放消息说,将50%的关税延迟到7月9日。
直新闻:特朗普同意了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但是日美关税谈判的进展并不顺利,对此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特朗普之所以能够同意这一收购案,主要还是体现“美国优先”的理念。拜登政府签署行政令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日铁收购美钢,而现在特朗普推翻了前政府的决定,当然他也推翻了自己在竞选时候的立场。
据媒体报道说,日铁为了能够完成收购,承诺将对美钢的投资额提高3倍。推翻拜登的决定是特朗普喜欢而且是擅长的,以此来彰显自己不同寻常,也可以来贬低拜登的无能。另外,日铁提高投资额也是打动特朗普的一个原因,他在社交媒体不无吹嘘地说,这一合作关系将至少创造7万个就业岗位,全美钢铁业从业人数不足14万,如果特朗普能带来7万就业岗位,那的确可以让他吹嘘一番。特朗普将在匹兹堡参加美钢举行的大型活动,当然,日铁是否真的能够在14个月内完成巨额投资,并不一定,为什么要在这么短时间完成投资呢,至少要在明年中期选举之前可以成为特朗普和共和党的政绩。当然日铁也很配合地发表声明,称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将成为美国钢铁业乃至整个美国制造业的重大转折点。不能不说,这个声明就非常符合特朗普的风格。
而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提出的日美主权财富基金的合作更是带有宣传的意味了,日本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债攀升到了36万亿,主权财富基金还停留在特朗普的行政令上面,所以,美方也没有回应这一提议。
日美之间的关税战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但是从日本方面透露的信息来看,进展不大,而且有烂尾的嫌疑。第三轮谈判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没有露面,结果,日方谈判代表近期还要去华盛顿。本来美国将日本视为最优先的谈判对象,但是,现在似乎并不是那么快要取得进展。
一是,中美关税谈判的进展让不少国家感到意外,一味妥协未必能够达成协议,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就透露要放慢谈判节奏。
二是,日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和谈判的历史很悠久了,相互之间还是比较了解的,如何与美国进行周旋,日本也比较有经验,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的战术比较单一,极限施压,然后在讨价还价,有耐心有节奏才能赢得谈判。
三是美国现在要进行的谈判太多了,特朗普对全世界进行关税战,美国的关税谈判团队不是跟一两个国家谈判,而是车轮战,从常识来看,美国更有时间压力,90天豁免结束之后,如果大多数都没谈下来,那要不要兑现高额的“对等关税”?如果继续豁免,特朗普的施压的可信度就要下降,因此,以拖待变未尝不是可行的策略,率先跟美国完成谈判的英国也没有奖励,反而有可能变成了其他国家对美谈判的底线和参考。
日方表示自己的基本立场没有改变,并且强烈要求美国重新审视这些措施,同时不忘提醒美方时间节点,希望在下个月两国首脑会晤时有突破,但是没有前期谈判团队的努力,首脑会晤要突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作者丨孙兴杰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李怡
审校丨黄海宁
监制丨王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