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期中考”交卷
8月29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行集中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交出中期业绩“答卷”。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六大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各项经营指标稳中向好,资产质量保持稳健,资产规模合计超214万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2.32万亿元、46.9万亿元、36.79万亿元、44.43万亿元、15.44万亿元、18.1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2%、8.4%、4.93%、9.52%、3.59%、6.47%。
从经营情况来看,工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90.8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1688.03亿元。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和年化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ROE)分别为0.67%和8.82%,处于合理区间。
农业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增长2.53%。营业收入、净利润保持“双正增长”,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17%;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且变动趋势较一季度改善。
建设银行上半年实现收入3859.05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拨备前利润2901.03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净利润1626.38亿元。营收和拨备前利润实现“双增”。拨备覆盖率为239.40%,较上年末提升5.8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
邮储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同比增长11.59%。实现净利润494.15亿元,同比增长1.08%;上半年净息差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在保持经营业绩稳健的同时,六大行积极夯实资本实力,持续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9.54%、17.45%、18.67%、19.51%、16.59%、14.57%,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8%、1.24%、1.33%、1.28%、0.92%。
此外,六大行在报告期末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7.71%、295%、197.39%、239.40%、209.56%、260.3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上半年,六家国有大行继续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信贷投放保持合理适度,贷款向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明显,“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保持高速增长。
具体而言,上半年,工商银行突出主责主业和专业特色,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超5万亿、4万亿、6万亿元,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农业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有力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0、2.44万亿元,分别高于全行14.0个、1.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全方位助力扩内需促消费,“稳外贸”金融供给不断加大。建设银行强化优质金融供给,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科技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6.81%、18.92%。交通银行落实落细“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和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科技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养老产业贷款增幅均高于集团贷款平均增幅。邮储银行坚守主责主业,“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的“两小”贷款余额保持较高占比,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44万亿元、1.72万亿元。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余嘉欣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